星期日, 8月 12, 2007

The myth of the rational voter


被譽為10年來寫得最好的公共選擇理論著作,作者開宗明義便認為選民非理性,尤其在面對經濟議題方面,更充斥著偏見,因此透過民主程序往往得出壞政策,如果把選民看作消費者般理性便大錯特錯,所以傳統經濟學這種天真的想法遲早要改轅易轍。

好像貿易政策,普羅大眾往往無視經濟學的已有共識,情傾保護主義,這不是一小撮既得利益者與政客的操作,而是得到眾多民調所証實:保護主義真的得到廣泛的民意支持。同時,大多數人贊成引入最低工資,反對放寬移民的想法,同樣與經濟學的主流意見相左。

作者透過研究大量民調及統計,發現市民與經濟學家的思想鴻溝相當之大,而這絕非因為經濟學家較高的社會地位、收入、工作穩定性(較高收入及社會地位可能傾向保護建制)可以解釋。假定這些專家正確的機會比一般人高的話,則這樣的選民只會選擇出錯誤的政策。

對於有理論指群眾的錯誤可以互相抵銷,因而醒目的選民最終會主導投票結果,但作者認為這只有當群眾的錯誤是隨機的才能成立,但問題是選民對經濟事務的偏見是系統性的,故此錯誤不能互相抵銷。他列出4種觀點上的偏差:1)反市場:選民對市場有較大疑慮;2)反外國:低估與外國合作的好處;3)職位偏愛:認為任何職位的增加都是好的,殊不知有時職位的消失才是經濟富強之道,因為生產力的上升會令某種貨品需要越來越少的人力,好像過去9成人要務農為生,但農夫的職位已大量消失,經濟從沒有因此而萎縮。4)悲觀傾向:總以為當前的經濟問題很嚴重。

選民的非理性,還很多時反映在他們投票時絕非從一己利益出發,而是從大局考慮,選出自以為對整體社會最好的方案。作者認為這種「我為人人」的自我陶醉想法,令選民飄飄然,也因而無視其本身政策可能導致惡果,尤其是當惡果無法影響選民修正其決定。這是因為,選民的一票對大局的影響可有可無,很少是決定性的一票,故此即使投錯,也未必對大局有影響,倒不如隨心之所欲。二來,壞政策的影響由全部人來承受,損失被攤分開來,選民遠不如消費者買錯劣質電器或買錯樓般有切膚之痛。

作者認為,既然選民在經濟事務上像不懂事的小孩,那政客便可以像父母般對其欺欺哄哄,在口頭上唯唯諾諾,但實際執行上卻陽奉陰違,甚至可以借公務員過蹺,以避免執行選民認可但會拖累經濟的政策,因為選民不會承認這樣的結果是基於他們的選擇,最終取悅選民的政客要成為代罪羔羊。

既然選民非理性,那用民主程序來決定經濟政策便有問題,故此作者認為,要給市場機制及司法制度多一點空間,讓這些渠道來處理經濟的問題。同時,要提升教育,因為民調證明,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偏差較少。

作者的立論其實相當大膽,也有點挑戰「民主大哂」的意味,但其一個主要的訊息,就是利用大量政治學的研究成果,要傳統經濟學重新檢視其選民理性的前提是否還適用。

以本書的題目之大,但篇幅僅約200頁,故此頗有意猶未盡的感覺,而中段的論據推進較快,可能要重看才能摸清其想法。獨括而言,這本書有很多新穎的觀點,儘管你未必同意,但衝擊一下思想總有助斟酌損益。

沒有留言: